光電吊艙也稱為陀螺穩定光電系統,航空用光電吊艙是航空器在空中完成對目標的探測和跟蹤任務時配備的硬件系統,通常由一個機載穩定平臺和一些搭載在該平臺上的探測設備組成,根據其承載的探測設備不同可以進行分類,例如:高清可見光相機、紅外熱像儀、激光測距機、光電跟蹤器等,整個系統一般可在晝夜獲取穩定的圖像信息,實現目標測距、目標追蹤等功能,是光電偵察告警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無人系統偵察的核心裝備。
一、國外吊艙發展趨勢
近年來,全球光電吊艙市場發展態勢 較好,2019年,全球光電吊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20億美元。目前,全球航空光電吊艙行業已經進入發展成熟期,市場需求保持低速穩定的增長。另外,由于整個無人系統的發展以及光電產品的廣泛使用,其應用已滲透入到公安、消防、邊防巡邏、救災、農業等民用領域。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應用,市場對光電吊艙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動光電吊艙行業不斷向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發展。
光電吊艙行業涉及產業鏈廣、進入技術門檻較高、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高、研發資金投入大、產品定制化較多、市場應用場景豐富、產品迭代研發緩慢、訂單小批量多批次居多、難以無人化批量生產等因素客觀存在,以至于在全球范圍內,光電吊艙市場聚集在美國、中國、俄羅斯以及以色列等國家,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光電吊艙市場。近年來得益于無人機產業的飛速發展,作為無人系統不可或缺的航空光電吊艙系統也得到快速發展。
根據美國《航空與太空技術周刊》刊登的分析報告,2015年至2024年,全球軍用無人機支出總額由57億美元增加到115億美元,復合增速6.33%,支出總額將達810億美元,光電吊艙總額累計近百億美元規模。預計到2024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占無人機市場總規模超過80%。預計到“十四五”末期,全球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占整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77%,發展空間廣闊。
此外,近年來對無人機行業的投資額度也在大規模增加,根據Drone Industry Insights的統計,2010-2020年10年間,國際市場無人機投資規模的年均復合增速達到了51.80%,投資額也從2010年的360億美元拔升到了23390億美元,增幅超過了60倍。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無人機尤其是軍用無人機核心設備的航空光電吊艙必將隨著全球無人機行業的持續、健康進步而穩定發展。
二、我國光電吊艙發展簡述
我國光電吊艙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國防開支穩定增長、航空器保有量逐步提升以及無人機市場蓬勃發展等,隨之將航空用光電吊艙區分為軍用、警用、通用航空、工業級和消費級無人機等市場,尤其是隨著工業級、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逐漸興起,我國光電吊艙市場迎來了新一輪增長期。整體來看,光電吊艙技術要求較高,國內從事研究和生產光電吊艙的企業多屬于國家高新技術或專精特新企業。隨著相關技術不斷突破,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應用,光電吊艙行業發展逐漸向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升級。
現在,國內從事研究和生產航空光電吊艙的各類企業主要有:613所、205所、波譜華光、久之洋、彼岸科技(香港上市)、貫中精儀、長春通視、星網智控(星網宇達)、大立科技(航宇智通)、上博智像、重慶億飛、成都浩孚、云漢通航、天盈光電、科盾科技、廣州科易、武漢天進、拓撲聯創、武漢巨合、武漢易衡、深圳品靈、視輝科技等。
2019年,我國軍用領域光電吊艙市場規模接近83億元,約占光電吊艙總市場規模的55%。而航空用光電吊艙主要以軍用、民用工業級以及警用為主,2020年軍用領域航空光電吊艙市場規模20.70億元,占總規模的88.32%;警用航空領域市場規模0.55億元,占總規模的2.36%;民用航空領域市場規模2.18億元,占9.32%,所以目前軍事領域仍是光電吊艙最主要的應用市場。
航空光電吊艙在民用領域的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隨著工業級無人機市場的爆發,該領域對航空光電吊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通過搭載光電吊艙無人機還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公安監控、應急救援、航空拍攝、工業作業、環境監測和農業查勘等方面,大大的拓展了無人機本身的用途。數據顯示,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79億元增至2020年的36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5.9%,預計到“十四五”末期,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占全球市場規模比例超過50%。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其中提出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我國軍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由2013年5.7億美元增至2022年20億美元,需求總額將達到12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在15%左右。根據浙商證券調研報告,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度軍用光電吊艙需求量約50億元/年。
三、光電吊艙行業發展的趨勢特點
當前我國很多無人機企業正在探索基于光電吊艙等任務載荷為主的,“無人機+行業應用”為框架的,典型場景應用落地的系統解決方案,并且在森林消防、電力巡查、應急救援、公安監控等領域已取得很大進展,間接也對光電吊艙的成像、識別、跟蹤等功能提出新的需求,面對新的市場發展態勢和應用需求,光電吊艙尤其是航空光電吊艙行業發展的趨勢特點主要如下:
1、行業發展嚴重依賴核心元器件迭代情況,核心部件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研發風險高,且上游核心元器件處于準“寡頭壟斷市場”的狀態。從經濟學原理可以得知,這種市場競爭模式下每家廠商的產量都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從而每一廠商對整個行業的價格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同時也可以實現規模經濟;價格比較穩定;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和政府管控。所以,國內長期以來紅外探測器市場以軍用紅外應用為主導,兵器、中國電科和中科院等為代表的企業集團占據著紅外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民營企業通過代理國外產品并逐步發展,競爭實力也逐步提升,以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煙臺艾睿等為代表的部分民營企業近年來通過在非制冷型紅外探測器領域的積累也逐步脫穎而出,未來市場格局將更加清晰,行業壁壘逐步加高。
2、工業級光電吊艙市場領域具有典型的壟斷競爭市場特征。從總體上說該市場具有廠商眾多、互不依存、產品差別、進出容易等特點。根據壟斷競爭市場價產品價格的形成及運作效果分析,此類市場中的每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是有一定的差異的,要么是質量差別,要么是功用差別,要么是非實質性差別,要么是銷售條件差別。但由于同行業產品之間的差別不是大到產品完全不能相互替代,一定程度的可相互替代性又讓廠商之間相互競爭。企業要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尋求優勢地位,就要走產品差異化經營之路,即在研究分析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發出有差異性的產品,形成局部賣方市場,提高企業產品的壟斷程度。且一般情況下,企業壟斷程度高低與其經營效益的好壞為正相向關系。如果企業的壟斷程度高即競爭程度低,那么它在市場上就處于優勢地位,就能取得較理想的經營效益。
3、由于民用工業級無人機產品相比軍工產品對光電吊艙的穩定性要求較低,故相比軍工光電系統裝備等高端市場來說,工業級無人機光電吊艙市場的準入門檻較低且驗證周期短,從而導致市場參與者眾多,利潤空間偏小。各廠家正通過高端化和多樣化自身的產品,以尋求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盈利空間。隨著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逐步進入成熟期,未來將不可避免的出現馬太效應的現象。而在軍工裝備國產化進程加快、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要求的促進下,能滿足軍工高端應用需求的光電吊艙廠家也會脫穎而出,逐步實現應用領域升級,獲得市場空間和盈利空間紅利。
來源平臺:網易。
相關推薦